講到清明節吃潤餅,要從漂漂玫家講起,對一個苗栗客家小孩來説,清明節就是吃艾草粄,一直到到台中唸書,有一次清明節到玫家,周媽媽請我吃潤餅,我才知道這個習俗
據 說 潤 餅 的 來 源 , 是 在 太 平 天 國 的 時 期 。 當 時 捻 匪 作 亂 , 一 直 蔓 延 到 閩 南 , 尤 其 是 漳 、 泉 一 帶 , 由 於 兵 荒 馬 亂 , 沒 有 時 間 準 備 祭 品 , 便 有 人 想 出 一 個 辦 法 , 把 所 有 的 食 物 捲 進 麵 皮 中 , 以 此 來 祭 墓 。 其 實 潤 餅 的 歷 史 並 不 僅 止 於 此 。 早 在 唐 朝 , 就 有 在 立 春 吃 春 捲 的 習 俗 。 社 甫 ( 七 一 二 ─ ─ 七 七 ○ ) 就 有 句 詩 道 : 「 春 日 春 盤 細 生 菜 」 。 《 四 時 寶 鏡 》 中 也 說 : 「 立 春 日 , 食 蘆 菔 、 春 餅 、 生 菜 , 號 春 盤 」 。 春 餅 傳 至 閩 南 , 一 變 而 成 為 青 明 節 的 應 節 食 品 。 潤 餅 以 極 薄 的 麵 餅 為 皮 , 餡 料 以 春 天 出 產 的 青 菜 為 主 , 如 豆 芽 菜 、 韭 黃 、 芹 菜 、 芫 荽 、 荀 絲 、 紅 蘿 蔔 等 , 再 加 上 豆 干 、 肉 絲 、 魷 魚 、 蛋 皮 等 , 一 律 細 切 成 絲 , 灑 上 花 生 粉 、 糖 粉 、 海 苔 酥 , 捲 成 筒 狀 即 可 食 用 。 由 於 蔬 菜 中 含 的 水 份 較 多 , 包 好 後 一 定 要 馬 上 吃 掉 , 否 則 水 份 滲 透 出 來 , 麵 皮 會 洷 而 破 。 所 以 吃 潤 餅 時 , 最 好 是 自 己 動 手 , 既 可 以 挑 選 自 己 喜 歡 的 餡 料 , 又 可 以 享 受 親 自 動 手 的 樂 趣 。 而超愛吃潤餅ㄉ婆婆,從兩三星期前就開始吃起來ㄌ,潤餅配筍子湯,讚!讚!讚! 不知道是不是習慣ㄉ關係,曾經打包幾個回娘家,大家竟然對它興趣缺缺.
留言列表